1億現金、股票、房屋,遺產稅差多少?繼承股票最吃虧?財富傳承眉角一次看:遺產稅1250萬→0元
2025-10-09






傳統的台灣長輩觀念,總會覺得房子不能留有債務,
盡可能留更多現金存款給後代,這樣才是愛的表現,未來才不會有債留子孫
的疑慮或者被親戚說閒話。但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,在稅務上會很吃虧,
專欄讀者今天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詳細記起來,對於未來會很有幫助。
假如現在有A、B、C三個好朋友聊天,家境都還不錯,
A家中身價不錯,可能長輩是做市場傳統小生意,都現金存款居多,
平常也沒涉獵投資,就假設有一億的存款, 定存與活存。
B則是長輩以前有在做股票,有一億價值的股票,但現在也老了,
這些股票準備要留給B,叮嚀未來要好好繼續用股票複利創造財富。
C則是爸媽跟祖父母輩都有買房子,除了自住另外還有投資一間,
於是兩代人就累積了四間房子,價值算一算也是一億台幣左右。
同樣繼承1億遺產 要繳納的稅金卻大不同
看起來這三個朋友未來要繼承的都是一億的財產,
但課徵遺產稅的估價基礎大不同,很不一樣,A的父親都是現金存款,
1億乘以15%稅率,再扣除累進稅率250萬,大約要繳給政府1250萬的稅。
1億x15%-250萬=1250萬
1億-1250萬=課稅後A可以得到8750萬的財產
再看看B,因為B的爸爸是股票大戶,課稅基礎要以父親贈與或過世時,
股票的「市價」大約多少價位去算,有一種情況會比較慘,就是當主管機關
要課稅的時候,被繼承人的股價狂飆,因此要課徵較高的遺贈稅,哪知道幾
個月後,股價反轉大跌,跌到比總價值1億還要低,這樣不僅繳了高額的稅,
還因為股票下跌而資產縮水,這是風險所在。
接著看C,由於不動產用「公告土地現值」加上「房屋評定標準價格」
來估算遺產總額,先假設土地在台北市,而且時價只有市價1億元的一半,
(通常公告現值都比市價低很多)那這些不動產計入贈與或遺產總額的金額,
就會只有5,000萬元,再乘以10%的稅率,稅額就是500萬。
5,000萬X10%=500萬
1億-500萬=課稅後C可以得到9,500萬元
這邊另外有個關鍵點,請記住一定要「債留子孫」,
在台灣的遺產稅計算時,稅基是「淨遺產」,也就是遺產總額-債務-免稅額-扣除額。
有房貸的人,繼承時那筆房貸會被認列成「被繼承人生前的債務」,
可以直接扣掉,降低遺產稅的課稅基礎。
假如同樣有兩個人,一個繼承到長輩留的房子,價值2,000萬,
無任何房貸,另一個繼承到長輩留的房子,價值也是2,000萬,
可是房貸還有1,500萬,那後者的計算稅基只有500萬,而且後續還
要再扣免稅額,因此會更低。有人會說,可是留下有房貸的房子,
孩子將來養不起這房子怎麼辦?
留下有房貸的房子,不用怕孩子繳不起,可以藉由每年贈與,先替孩子累積充裕資金。
留下有房貸的房子 孩子付不起怎麼辦:
很多長輩忘記一個重要步驟,可以在生前就提早個幾年,
做贈與現金給孩子的動作,而不是在生前最後幾年,快速去把房貸繳清,
目前法規的規定,贈與的免稅額,每年244萬,夫妻相互贈與免稅,
因此爸爸加上媽媽,這樣就可以給孩子一年488萬,基本上做個兩三年,
孩子身上肯定會有充裕資金,將來要繳這個房貸不成問題,
況且房貸利率是極低的,2.2%~3%之間,但是遺產稅率
卻是10%、15%、20%。2025年的稅法規定,遺產稅分成三個級距:
一、遺產淨額5621萬元以下:課徵10%。(已淨額上限計算,應繳562萬1000元)
二、超過5621萬元~1億1242萬元:先課徵562萬1000元遺產稅,
再加上超過5621萬元部分的15%。
(以淨額上限計算,應繳1405萬2500元)
三、超過1億1242萬元:課徵1405萬2500元的遺產稅,
再加上超過1億1242萬元部分的20%。
簡單來說,這就是常聽到的課稅級距10%、15%、20%的由來。
也是以前我們看到新聞報導,為什麼會聽到一些實際案例,明明
有些人留有上千萬、數億的遺產,子女卻不需要繳什麼遺產稅,
或者說只繳一些,其實就是因為「遺產淨值」為0或是負數,
自然按照法規就不必繳遺產稅。
相反的很多中產階級家庭,因為不懂法條,
反而孩子要先籌一筆錢,才有辦法繳完稅款後,得到爸媽的房子,
因此這些觀念還是要稍微記著比較好。
以上提供給讀者參考,相信會有些收穫,
即便現在還用不到這些知識,也要有自信,未來30年後,
會派上用場,因為時間複利很驚人,要相信這個道理。
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,不少人都是這樣走過來,
充實各種財商知識,總會有派上用場的時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