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欠債不是拋棄繼承就沒事!專家曝忘做1件事,百萬債務反而落到你身上
2025-08-11







「我從來沒喊過他一聲『爸爸』,卻要幫他還債?」
這不是電影情節,而是真人真事!一位獨立長大的女孩,由母親一手撫養,
從未見過生父。她以為,這輩子跟那個男人毫無交集。直到某天,電話傳來消息:
「妳父親過世了。」她本想冷默以對,只是出於禮貌,站在靈堂外一會兒。
沒哭、沒參加儀式。但債務公司卻拍下她的身影,向法院舉證,
她已知道繼承開始。
法院認定她沒在期限內辦拋棄繼承,必須負責清償父親的債務。
她傻眼「這筆錢,我連碰過都沒有,為什麼要我還債?」這起事件,
後來成為民法修法的轉捩點。2009年,台灣從「概括繼承」
改為「全面限定繼承」。但你知道嗎?就算制度改了,
如果你沒做對一件事,仍可能自掏腰包幫別人還債!
你以為限定繼承能保護你?但沒申報遺產清冊,等於這把傘你根本沒撐開。
很多人以為限定繼承等於不用負責父母債務,但如果你沒有向法院
「申報遺產清冊」,法律就無法替你畫清界線。
什麼是遺產清冊?
簡單說,它就像是:一張 「這些是遺產,這些是債務」
的明細表向法院提交,才能正式啟動「只用遺產還債、不動用你個人財產」的保護。
一個讓人心痛的真實例子:爸爸過世,兒子繼承600萬資產。某天,債主A出現,
拿出借據要500萬,他付了。不久後,債主B也現身,說要300萬。
你以為:剩下的100萬還債就好!結果法院說「不行!你要照比例還!」,
法院計算方式是:債務總額 = 500萬(A)+ 300萬(B)=800萬, B 的比例
=300÷800=37.5%,所以 B 應得的金額=600萬×37.5%=225萬但你只剩下100萬遺產,
剩下125萬,要自己掏錢賠,就因為他沒申報遺產清冊,法院依比例分攤,
超出的部分也得掏自己的錢還,你以為是遺產,其實可能藏著債務炸彈。
2025年初,大S驟逝新聞震撼社會,大家只看到她的豪宅與財產,
卻忽略她還背負數億房貸或其他不確定負債。我們常以為:「長輩留下的是資產。」
但真相是,多數子女根本不了解父母的財務全貌。在毫無準備下,走上繼承流程,
才發現財富的背後,也可能有風險。
R姐專業提醒,限定繼承的保護,就像一把傘,給了你,但你得自己撐開。
沒辦遺產清冊,就可能得用你自己的錢還父母的債,別以為「我們沒幾個錢」就不用做,
越風險不明,越不能省略。
不只是富有人家,每個家庭都需要一份清楚的遺產盤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