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分族群、無論財產多寡,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財富傳承的問題。
如果我們一生都在努力累積財富,那麼更應該重視死後財產的去向。
作者經手過無數繼承案件,看到每一個因為分產反目成仇的家庭,倡導每個人
都應及早預立遺囑,透過法律文件,當家庭的靠山,讓財富永流傳。
單身族的遺產完美分配術:
單身女性千千父母均在早年過世,從小由哥哥嫂嫂扶養長大,
不料成年後哥哥也車禍身亡。千千看報導發現,許多單身人士死後
財產被充公,若要避免這個情況,可以怎麼做?她能把遺產分給嫂嫂和姪子嗎?
不婚不生單身族,財產不小心就進了國庫:
很多人誤以為,自己一輩子辛苦賺的錢,過世後,理所當然會留給
血緣最親的親人。即使自己沒有結婚生養小孩,但只要兄弟姊妹育有小孩,
自己的財產未來就可以交給他們繼承。
事實上,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,無論是姪子、姪女、外甥、
外甥女以及他們的子孫,都不是法律規定的繼承人,除非有特別
以遺囑指定要把財產遺贈給他們,否則,他們對於遺產沒有任何權利可以主張。
換句話說,只要我們活得比所有「法定繼承人」還要久,而且又
沒有事前寫下遺囑,在沒有任何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,遺產就是無人
繼承的遺產,依法「無人繼承」的遺產全部由國家取得。
近年不婚不生的單身族人數攀升,國庫進帳也跟著增加。
對於單身族而言,他們的繼承人少了配偶及直系血親卑親屬兩者,
法定繼承人不是平輩就是長輩,財產規劃上,會比一般人容易遇到前述
兩個需要克服的問題:
1.法定繼承人均已離世
2.繼承人年齡過高
單身族經常遇到繼承人年紀過大,難以管理遺產的問題。
例如猝逝的單身女星羅霈穎,留下了大筆的不動產,第一順位繼承人
卻是高齡九十四歲的母親。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,羅霈穎的不動產要如何管理
、使用,就成了所有親人要發揮智慧解決的課題。
面對這樣的問題,其實只要三個步驟就可以解決:
事先寫好一份遺囑,妥善保管,並指定值得信賴的遺囑執行人。
遺產只能給有血緣關係的人嗎?
遺產繼承在法律規定上,在沒有寫遺囑的情況下,
確實只能分配給法定繼承人。法定繼承人除了配偶外,
都是和你有血緣關係者。
民法規定的繼承人,除了配偶以外,依序為直系血親卑親屬
、父母、兄弟姊妹和祖父母,並不包含兄弟姊妹的子女,
也不包含兄弟姊妹的配偶。因此,被繼承人如果單身未婚
也沒有小孩,當父母、兄弟姊妹和祖父母均不存在時,等於沒有任何法定繼承人。
即使被繼承人在世界上仍有其他親屬,但只要不是法定繼承人,
就無法主張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。
以千千的案例來說,姪子屬於「旁系三等血親」,
不在她的法定繼承人行列中。嫂嫂則是千千的姻親,
本來就沒有繼承權。假如千千想要把遺產留給最親的姪子和嫂嫂,
則必須透過預立遺囑的方式,才能讓遺產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分配。
否則,一旦千千過世,在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,國家會依照
無人繼承的規定,將她的財產充公。
對單身族群來說,即使世上已不存在法定繼承人,大多仍
希望遺產能分配給平時密切往來、關心自己的同居人或好友,
或者捐贈給公益團體,把遺愛留給需要的弱勢族群。
只要透過預立遺囑,這些想法都是可以實現的。
我常常告訴單身朋友,你們沒有法定配偶與子女,
受到的特留分限制更少,在遺產分配時更能夠隨心所欲,
做出自己真正喜歡的決定。
至於名下的不動產,也可以使用「附帶條件贈與契約」,
也就是把房產贈與給要照顧你的人,但附帶條件是要照顧你一輩子。
只要把照顧方法跟每個月負擔的金額,在贈與契約上記載清楚,
如果受贈與方沒有照著做,可以撤銷贈與,將房產拿回來。
如果擔心先贈與房地產得多付稅金(如:土地增值稅、贈與稅),
又沒有受到好的照顧,我建議可以採用「死因贈與契約」。
雙方先簽訂贈與契約,最好經過公證或律師見證,
房產等到被照顧者過世之後,照顧者就可以依照「死因贈與契約」
跟繼承人請求,以此達成愛的心願,將財產留給照顧自己的人。
唯需要注意的是,當受贈人比立遺囑人更早過世,
遺囑內容就不會生效。舉例來說,千千即使透過預立遺囑方式,
把100萬元現金遺留給同居男友,感念他多年的陪伴與照顧。
但假若男友比千千早過世,遺囑中把100萬留給男友的條款就會無效。